洞头东沙渔港清淤后,变身为美丽渔港,吸引着游客的脚步。
这是一场长达6486公里的环保长跑。
2017年以来,沿着全国最长的海岸线,浙江打响了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的攻坚战。舟山、台州、温州也相继成为全国“蓝色海湾整治行动”试点城市。
整治入海排污口,修复被损毁的海岸线,规范海水养殖……种种举措下,浙江近岸海域生态逐渐有了改善。数据显示,2018年,浙江近岸海域一类、二类海水面积占39.6%,比上年提升7.5个百分点;四类和劣四类海水面积下降8.3个百分点,达到实施常规检测以来最好水平。
随着整治的推进,更多深层次的问题也直面而来。海岸线的恢复与开发如何平衡?人类生产活动与海洋生态保护如何共赢?近海水质如何继续提升?近日,记者前往舟山、宁波、温州、台州、嘉兴等近岸海域污染防治一线,看浙江如何将这场攻坚战推向深入。
修复海岸线
要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办事
休渔期的舟山沈家门渔港,少了几分忙碌,却也别有一番风味。海湾内,一艘艘渔船整齐停泊,洁净的海面一直延伸至天边,近岸滩涂成了小螃蟹和跳跳鱼的“根据地”。“过去,这里垃圾漂浮,腥臭漫天。对这片海域,我们都敬而远之。”正在海边散步的张大爷,向记者说起沈家门渔港的过往。
改变,源于2016年至2018年持续实施、总投资约6.2亿元的舟山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。
洞头北岙街道海洋整治后整村改建民宿群。
“曾经的脏乱差源于过度的开发,作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渔港,长期以来,渔业生产过程中频繁的人类活动,改变了海岸线的生态。”舟山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指挥部项目组长汪毓敏说。
如何治理开发过度的海岸线?作为全国第一批“蓝色海湾整治行动”试点城市,舟山给出的建议是生态修复,恢复海岸线自然属性。但放眼全国,如何实现有效的生态修复仍是待解的课题。人工种植的滩涂植物,修复过程中的二次污染,整治不当引发的种种问题都在告诉我们,让大自然回到原来的模样并不容易。“其中的要义,是遵循自然规律。”汪毓敏说。
恢复海岸线自然属性,首先要拆除开发过程中破坏海岸生态的建设,包括废旧码头等基础设施和不合规的渔业加工企业。“废旧码头的拆除要经过严格的检测,拆到什么程度,如何拆除都要经过精密的计算。”汪毓敏说,拆浅了,废旧码头会影响现有渔业生产;拆深了,又变成对海岸线自然属性的另一种破坏。为此,他们找来专业测绘团队进行勘测,才谨慎地完成拆除。截至目前,舟山市已拆除沿岸废弃码头12处17座,恢复沿海湿地8.8万平方米。
不只舟山,沿海南下,浙江生态修复的成功案例随处可见,浙江海岸线正逐步焕发出原有的生机。
7月的洞头,海风习习,当地东岙沙滩游人接踵而至。东岙村村党支部书记林振平又到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刻,他带着村里的志愿者,一次又一次地巡逻海岸,清理垃圾。“这片‘黄金’沙滩好不容易修复,我们一定要尽力保护。”林振平说,洞头海岸沙滩众多,但过去,人们保护海岸线资源的意识薄弱,沙滩破坏严重,一眼看去都是裸露的碎石、遍地的垃圾、横流的污水。东岙沙滩就是其中之一。
洞头东岙沙滩修复后。
作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的重要课题,近年来,洞头着手修复沙滩,东岙沙滩位列其中。“看似简单的工程,背后是一整套复杂生态修复体系。”洞头区海洋与渔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昌达说,“单单摸底调查就花了一年时间,我们要科学地研判海洋和海岸的修复能力,采样分析沙滩的性质,还要判断其抗台风的能力,设计洪水排洪沟渠引入的位置,严格按照自然规律办事。”
洞头东岙沙滩修复后。
2017年9月,一辆辆工程车浩浩荡荡驶入东岙沙滩,废弃石块逐渐搬离,轻柔黄沙一层一层地铺上。仅耗时半年,东岙135米、1.84万平方米沙滩,重现黄金海岸。截至目前,洞头已完成4个沙滩的修复,共计10万平方米;建成17.8公里海洋生态廊道,使破碎化的海洋生态景观串联成大景区。
洞头海湾整治,仙叠岩海洋生态廊道建设。